个人简介/ Personal Profile
林乐,助理副教授。202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,获得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,师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傅强研究员,从事反转氧化物/金属界面催化的相关理论研究。2022-2024年继续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博士后工作,从事氧化物/氧化物界面催化的理论研究。2024年加入辽宁师范大学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研究中心,从事理论计算化学相关研究。擅长利用多尺度理论计算结合表面科学实验,从原子级尺度解析催化剂的结构和微观反应机理,为催化活性中心的精准设计提供理论指导。截止目前,共发表SCI论文39篇,其中以第一/共一作者发表21篇,包括Nat. Commun.、Proc. Natl. Acad. Sci. U.S.A.、Angew. Chem. Int. Ed.、Adv. Mater.、Chem. Sci.、J. Mater. Chem. A、ACS Catal.、Nano Res.、Nano Energy、J. Phys. Chem. Lett.、Fundam. Res.、Precision Chemistry、AIP Adv.等期刊。
项目承担情况: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-青年科学基金项目,Zn基复合氧化物界面设计用于优化CO加氢反应的理论研究,2230020728,30万,在研(主持)
2.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-面上项目,H化对ZnCrOx表面结构稳定和CO加氢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,2023000219,8万,已结题(主持)
荣誉及获奖情况:
2025 兴辽英才计划-博士后储备项目
2024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-青年才俊
2023 大连化物所青促会会员
2022 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
2022 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
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
2021 大连化物所-岛津奖学金
2020 大连化物所-延长石油优秀博士生奖学金
个人经历/ Personal experience
工作经历:
2024.10-至今 辽宁师范大学 助理副教授
2022.01-2024.0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
教育经历:
2015.09-2021.12 中国科学院大学 物理化学 博士
2011.09-2015.07 青岛科技大学 海洋科学 学士
研究方向/ research
(1)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,聚焦能源小分子(COx、H2等)高效催化转化的研究背景,紧密结合多种表面科学实验表征手段(如STM、XPS等),进行原子、分子级尺度的活性中心和微观反应机理的基础研究。
(2)利用机器学习势函数加速、增强采样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,进行工况下的表界面结构演变和功能化的原位动态研究,探索潜在的动态活性中心和反应机制,实现催化活性中心的从头设计。
(3)利用机器学习回归分析方法(如LASSO、SISSO)进行描述符相关研究,助力电热催化、电池储能等体系的构效关系解析,实现从性能到功能材料的反向设计。
(4)探索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的理论研究方向,有机地结合催化化学和生物酶化学的学科优势,助力从COx等无机分子到淀粉/氨基酸等有机分子的人工合成。